2)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世之功_顽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不多了。

  所以标营坐营都司白广恩以下,主力都是降贼。

  陕西的人才流转日趋正规,边军投贼,贼投边军,边军再投贼,贼再被诏安,复降复叛,已成为常态化发展趋势。

  百姓和士兵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官军这边接受正规军营伍和忍耐力训练,在贼军那边吃饱喝足、培养长途拉练能力。

  最终在一场场激烈的战役中死去,或足够幸运的在一次次进修中活下来,能力臻至化境登峰造极。

  人往高处走、反者道之动,局势的发展动态变化,谁也无法改变这种叛军力微而官军缺粮的趋势。

  但洪承畴打断了这个趋势,只要投降了洪承畴,再想叛变就难了,因为投名状。

  投降容易,三边总督洪承畴向来开门受降,但休想像糊弄杨鹤一般投降后解散归农,投降就要当兵,想归农不需要投降,所以投降归农的都是伪降,就地俘杀。

  而投降了想当兵,很好,先不接受你的投降,去进攻起义军,取来义军首领的首级,封官受赏。

  洪承畴知道陕西流贼有三个根据地,首先是盘踞西宁的青海元帅府,其次是延安府……但延安府水泼不进,洪承畴知道那里不对劲,但既然幕后巨寇没露出来,洪承畴就把延安府放在最后。

  第三,是铁角城。

  位于子午岭西川华池以北的铁角城,那是自崇祯元年以来,明面上最大的叛军巢穴。

  早在刘五刘六时代,群山环绕的铁角城就因山高皇帝远而割据,待到刘承宗西走,神家兄弟成为叛军西线的大首领,更是把铁角城全面虏化。

  当年神一魁在兄长神一元死后为了解围,勾结北虏寇边,达成盟约之日,全军剃发易服,后来一度使蒙古辫发成为陕北叛军标志,将攻城夺寨所获俘虏尽数剃发。

  等到可飞天何崇渭、郝临庵占领铁角城,那里才恢复正常,已有人口过十万,分地耕牧。

  不过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何崇渭和郝临庵把铁角城经营得再厉害,在洪承畴手上也没走过一个回合,就成了叛徒白广恩的投名状。

  其实洪承畴的投名状,和神一魁的剃发易服是一样的,都是要一种象征。

  神一魁的兵剃了蒙古辫发,辫发只是手段,目的是让每个人看见就知道这是北虏,官军看见就知道这是一颗首级,自然无法再投降。

  而洪承畴的投名状也只是手段,目的是昭告天下,为我洪承畴做事的叛军,每个人手上都有起义军的血,他们跟你们每个人都有血海深仇。

  换句话说,洪承畴认为此时的官军是不可靠的,因为官军随时有可能会投降叛军,只这些沾染义军鲜血的投降叛军才是可靠的。

  因为他们很难再投降叛军,同时作为同僚的正经将帅也看不起他们,他们只能依靠洪承畴,而且战必胜、攻必取,否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