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 九月(5月18日1/2更求订阅)_我能看见状态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都由神外和急诊包了圆。

  现在制约周秀芳诊断中心发挥实力的有两大不利条件,第一是诊断中心的医生数量还是太少。第二则是诊断中心的牌子……还不够硬。

  第二个问题其实最好理解,毕竟诊断中心开始运行没多久,虽然处理的病症难度高,诊断苦难,但名声还只是圈内同僚们有所耳闻。想要患者和患者家属主动上门……难度还是很大。但真正麻烦的,还是第一个问题。

  四院和武田签的合作协议里写着,诊断中心每年无偿诊疗不超过一万人。但运营这么大一个诊断中心,人吃马嚼的都暂且不说,总不能连日常的检测成本和消耗都指望人家来负担——诊断中心急需一个能够持续造血获取收入的途径。光靠院内的检验和影像科检查分出来的利润并不够充足,因此在诊断中心的名声打出来之前,短时间内院内没有为诊断中心继续增加医生的打算。

  平均一天要诊断二十七个病人,而且还得是罕见病……这种量级的诊断需要大量患者和医生的配合。目前的诊断中心并没有这种能力。

  维持较低限度的运行,对孙立恩来说其实是个好事儿。至少他有时间来复习考试。

  陶德两周前已经出院了,钱爱武和陈恬艺以及沈夕的堂弟沈秋实都已经出院。目前的诊断中心住院部里,只有小嫣然还在这里继续住院治疗。

  小嫣然的治疗费用不需要孙立恩他们操心,事实上就连宋院长都不用太操心她的治疗费用问题。在民政和绿叶筹等机构的关注下,小姑娘目前最不缺的就是治疗费用。但住院接近一年,她面临的挑战也有很多。

  对这个年龄的小朋友来说,除了健康成长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接受教育。她现在的状态仍然不适合去学校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她的肝脏问题是一方面,持续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所带来的感染风险则是另一方面。学校里的人流量还是有些太大,万一出现了校内流感传播之类的问题,小嫣然是肯定扛不住的。

  考虑再三,在民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下,今年应该就读小学二年级的小嫣然顺利插板进了陶德所在的学校。并且开始通过录播授课视频的形式学习。

  虽然和实际参与班级授课有差异,但这已经是四院能为她做到的最好地步了。

  顺便一提,脑袋上缺了一块的小陶德,以及这段时间经常来探望哥哥的佩妮,在住院期间和小嫣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佩妮负责在消毒后和小嫣然一起玩游戏,而陶德则在消毒后担任起了小嫣然的“班长”职责。每天早上八点,他会来检查小嫣然有没有完成前一天的作业——他甚至还会批改一下小嫣然的作业。

  陶德是一个非常认真的小家伙,用徐有容的话来说,“他更像是个德国的中学老师,而不是一个在国内上小学三年级的美国孩子。”

  随后几乎每天,孙立恩都能在住院部里看到陶德正在用特意买回来的红色圆珠笔,在小嫣然的作业本上勾勾画画。而在隔壁房间里,佩妮正和小嫣然坐在一起,小声的说着陶德的坏话。

  不过自从陶德出院之后,他再来看齐嫣然的次数就没有那么频繁了。而现在正好又是正常开学的日子,齐嫣然每天都跟着视频直播上课,倒也不用陶德再来给她批改作业——现在她的作业都是通过办公室的扫描仪扫描,然后直接发送到任课老师邮箱里的。

  ·

  ·

  ·

  “立恩啊,考完了?”孙立恩刚把车停到宿舍楼底下,手机就又响了起来,“感觉咋样?”

  “袁医生?”孙立恩苦笑道,“怎么你也来问我这个问题啊?”

  “还有别人问?”袁平安想了想,“除了胡佳和你父母以外,还有别人直接给你打电话问成绩?男的女的?”

  孙立恩翻了个白眼,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总觉得袁平安最近越来越浪了,“男的,是刘主任。”

  “刘堂春主任?”袁平安和刘堂春不是特别熟,见了没几次面之后老刘就被发配到非洲去了嘛。“我还以为是吴院长呢……你今儿要是没事儿了那就来医院一趟吧,我这里有个病例挺有意思的。”

  我能看见状态栏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