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00章 组织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结束后,基本上搭起了变法的组织框架。

  组织框架的设计,朱翊钧在参照后世国家管理架构的同时,本着“权责清晰、分工明确、统筹有力,组织精简”的十六字方针,反复征求意见,多轮折冲樽俎,才最终定案。

  因为现在的大明仍为农业社会,尽管在朱翊钧的催生和呵护下,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成长为一颗小树苗,但是仍不能供养庞大的现代官僚体系。

  因此除了将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合成枢密院,内阁和侍从室增加了司局组织,度支部从户部分出,又成立了教育部、农工商部等几个新部之外,朝廷的整体架构只能算一个半成品——还是一小半都没有的半成品。

  尽管如此,朝廷二品三品的职位也成倍增加,对于天下的官员来说,变法大诏关于组织架构能够顺利颁行,其中重要原因是官位变得多了——仅内阁就设立五个司局,级别均为侍郎级。而作为国家军事中枢的枢密院下设办公厅、军政部、军训部、后勤部、廉政监察署、审计署、军法部、军事情报局等等,军事系统的二、三品的位置成十倍的增加——用来安置原五军都督府的大量勋贵。

  对于朝廷支出来说,俸禄支出并未增加多少,但随着各组织架构的搭建和职责的理顺,粗具现代管理精髓的半吊子朝堂的工作效率已经成倍提升——其中内阁权能的强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章太难写了,改了好几次,欠一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