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1章 南倭北虏(小改)_大明总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在朝堂上掀起这么大风浪的人,压根就不可能坐以待毙等着锦衣卫、东厂去查。

  他们下一步要做的,才是陆炳真正担心的事情。

  这一点,嘉靖知道,陆炳知道,只有张佐不知道。

  看着张佐的背影,陆炳不由得竟心生几分羡慕。

  难得糊涂,古人诚不欺我啊。

  “惟愿我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惊涛骇浪啊。”

  就在陆炳怅然时,身后却是传来了

  “大都督……宣府有消息。”

  听到这个消息,陆炳的心头不由得一沉。

  “探查过了吗?”

  “已经派人去查了。”

  虽然锦衣卫已经去查了,陆炳的心中却依旧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

  陶家。

  这几日的时间,陶师贤几乎日夜拉着翁万达饮酒作乐。

  内阁议事究竟议到什么程度了,翁万达更是一字不知。

  “齐之,内阁现在究竟什么情况了?”

  面色微醺的陶师贤趴在一旁,慵懒的摆摆手。

  “还能如何,还在议呗,票拟,算账,日夜如是。”

  翁万达的表情逐渐阴沉了下来,身上的杀气亦是愈发凝重。

  “初三凌晨,宣府外五十游骑绕隘许久,烽燧至大同乃去,陶齐之,你究竟想要干什么?!”

  翁万达冒险入京,自然不可能什么准备都不做。

  点燃烽火的消息,最多也就是慢了两日,得知此事之后,翁万达登时便意识到了情况不对劲。

  听闻此言,原本趴在桌上微醺的陶师贤却是缓缓的抬起了头,表情亦是愈发阴鸷。

  “仁夫啊,您知道这么多作甚?听余一句,勿在过问宣府之事了。”

  陶师贤的表情已然说明了一切。

  不待陶师贤说完,翁万达登时便从袖中掏出一把匕首架在了陶师贤的脖颈处。

  “你姓陶的要通虏?!”

  翁万达虽是文官出身,久在边关练也练出来了,更何况翁万达本就是广南潮汕人氏。

  原本守在偏院外的家丁见主人被擒,登时便冲了进来。

  陶师贤却是背朝着自家家丁一声爆喝。

  “一帮杀才,谁让你们进来的?滚出去!没看到我跟仁夫饮酒正欢呢吗?!”

  谁家刀架脖子上喝酒啊!

  或许这就是老爷吧。

  陶家的家丁见状也只得陆续退了出去。

  翁万达眼中杀气毕露,死死的盯着陶师贤,不解道:“陶师贤,你究竟要作甚?”

  陶师贤风轻云淡的用筷子又夹了两口菜。

  “仁夫,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咱们再等等,万一情况有变吗?”

  “京师已然百年未闻大警了,若是那鞑子直接破宣府而入,京师戒严,咱们机会不就来了吗?”

  “南倭北虏啊!朝廷腹背受敌,总得先消停一个才能收拾另一个吧?跟鞑子讲理,你说的通吗?不能啊。”

  翁万达的牙关紧咬,死死的盯着陶师贤。

  “所以?”

  陶师贤这才将手中的筷子往面前的桌子上一拍。

  “所以,只能是南面!奏本我都想好了。”

  “就写寇自纨始。”

  “罢了朱纨,江南继续当大明的财赋重地,咱们各家继续过各家的日子,君父的这紫禁城也就能安安稳稳的再也不会有北虏来闹腾了。”

  “你我得利,君父也得利,何乐而不为?”

  翁万达咬着牙看着陶师贤。

  “你怎么确定君父一定会听你的?”

  陶师贤无奈的叹了口气。

  “我也不确定啊,那样的话,就让君父带着陆炳、严阁老去跟俺答拼命呗,届时陶某必在后军摇旗呐喊,忠君之事!”

  “反正倭寇打不到京城,俺答可就不一定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