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8章 知识转化灵感_斗罗活久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术中许多的细节都变成了无法被理解的空中楼阁。

  这也是最常规且对文明发展危害最大的一种技术传递方式,属于是揠苗助长,看似是提升了技术,实际上则是在毁灭科研团队的潜力。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方式是直接在脑海中灌输知识,包括这些知识所需的熟练的技能,这种方式对潜力的破坏同样巨大,不过优点在于,可以迅速的熟练技术,并且连一些细枝末节,只可意会的内容也可以复制到接收者的大脑中。

  但这对接收者的创造力也是一种破坏,长此以往还会影响接受者的神志,那这是替换掉接受者的人格。

  这是有过实验证明的,多次接受一个人的技术灌输后,虽然不会继承技术输出者的其他无关记忆,但却会影响接受者的性格,再多次接收之后,双方的思维模式会逐渐雷同,性格也会变得越来越相近。

  用比较直观的说法就是像换了一个人一样,而接受思维的人主观上是很难感受到这种变化的发生的。

  因此这是一种更加危险的技术,想要避免这种危险,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思维在自己与自己的分身之间传递,双方的思维模式本身就是一致的,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后遗症了,而且接受的效率也会高得多。

  霍雨浩之间传递技术用的就是类似的方式,只不过是更加改良的版本,在他学习的过程中,大脑中的蛋白质芯片一直在记录着他理解课本上知识的过程。

  通过数百次的记录对比,将他学习过程中大脑的活动记录整理下来,这个思考的过程十分宝贵,将其逐步传递给另一个个体,在他的大脑中模拟类似的电流,就可以造成类似灵感爆发一般的感觉。

  这种情况下被传输记忆的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大脑里多了什么东西,而是会依靠自己的实践,来发现这些东西,然后重新走一遍学习的过程,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就像是已经学会后练习了数百遍一般。

  这种的后遗症就小多了,和真正的灵感爆发区别已经不大。

  霍雨浩现在就处在这样一种灵感爆炸的状态,他觉得自己短时间内能发明出来好几种非常有用的东西。

  跟着自己脑海中的灵感,他就开始尝试了起来,似乎这一次他的灵感是材料学方面的。就是相当基础的天坑学科。

  是那种运气不好,投入再多也不会得到任何产出的学科,不过霍雨浩现在有一种强烈的直觉,手头的这几种物质,在一定的配比之下,化学键可以发成非常奇妙的组合,他也在脑海中勾勒了这种组合的模式,理论上是可能的,而如果这种组合出现的话,他们或许就能得到一种坚固异常的合金。

  这方面的技术如果用承影的话讲,那就是爱德曼合金技术,本来这东西是漫威世界的,可以在他原本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