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五四章 空中客车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如郭守云所说的,在当晚的宴会上,由霍多尔科夫斯基亲自开口,向在场的所有俄方企业家宣布了三家巨头将会在今后短期内“融股联营”的决定,这一颇具震撼性的消息,当即砸蒙了在场的所有人。作为有资格参加这次中俄经济论坛的实业代表,在场的俄方企业家都属于那种嗅觉相当灵敏的主,他们自然能从三巨头这一决定中感受到某种不寻常的气息。

  “联邦要起暴风雨了”

  “三位巨头有实力强横的敌人了”

  “这是要开战了吗”

  “与中国人的谈判搞崩了”

  类似这样的猜测,就像幻灯片一样,一个个出现在众人的脑海里,而不管这些猜测中哪一个是真实的,他们都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几位巨头有个伤风感冒什么的,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附庸者了。

  三巨头的这一决定,可说是从宣布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为此次中俄经济论坛带最直接的影响。当天晚上的酒会进行的很顺利,宴会中,双方企业家们觥筹交错的交谈颇欢,可转过天来,在中方举办的记者招待会上,俄方企业家代表们的发言却相当谨慎,一些原本已经有了腹案的合资项目、贸易协定,俄方代表已经不再像当初那般热衷了。他们甚至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些话题——在没有琢磨明白三巨头的用意之前,他们什么都不敢多说,唯恐多余的一句话。会为自己招来无尽地麻烦。

  这样藏藏躲躲的局面维持了两天,直到最后一天,俄方代表团即将离开北京返回俄罗斯的之前,在孙红羽的要求下,郭守云才出来做了一个隐晦的声明,打消了俄方企业家的顾虑,从而使一些对双方都颇为有利的商业协议得以最终签订

  短短三天的中俄经济论坛会议,可以说是一个汇集了中俄双方经济界精英地经贸洽谈会议。尽管在整个论坛会议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折,但是最后的收获还是令双方都大为满意的。对于俄罗斯的企业家们来说,这次的北京之行让他们获得了充足的外资补充,寻找到了一些实力雄厚的合作者,而对国内来说,这次会议的意义更加重大,因为这是后苏联时期,中俄关系的一个里程碑式新起点,正是在这一场会议之后,国内的资金开始缓慢但是却成功地进入俄罗斯市场。从木材、钢铁、铝业、重型机械、基础能源等各个方面的投资项目上,中国资金开始增强自身分量,并对先期进入俄方市场的日资构成大范围内的冲击。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此次会议闭幕之后,日本主流媒体——《朝日新闻》专门办了一期评论专版,其基本论调,就是以中俄经贸往来为噱头,影射中俄间的军事技术合作,并煽动新一轮的《中国威胁论》论调。

  郭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