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页_穿成年代文里的后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陈卫军从十八岁生日,来给他说媒的就没停过。肖月珍挑挑选选,最后却选了个知青。

  那姑娘是70年下乡的,初中学历,如今在陈家村做小学老师。

  陈卫军信上说那是个很开朗热情的人,与肖月珍也谈得来。

  他没有说自己的想法,但是从只言片语中,陈芸也能感觉到弟弟对那个女孩子应当是比较喜欢的。

  私心里,陈芸并不愿意弟弟与知青结婚。各类影视作品中,经常能看到知青为了回城,丢下乡下的丈夫/妻子,从此再无音讯的。

  但是陈芸在经过仔细思考之后,还是没说自己的担忧。

  肖月珍和陈卫军既然认准了这位,肯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陈芸能提醒的,别人肯定早就已经提醒过了。

  之所以坚持,要不就是对女方有信心,要不就是完全听不进去反对的声音。

  不管哪一种,她的劝说都不会有效果。坚持唱反调,只会增加他们之间的隔阂。

  所以陈芸回信的时候只说了祝福的话,并且表示一定会准时参加他们的婚礼。

  这次回去,陈芸把三个孩子也带上了。

  郑卫华他们部队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组织夏训去了,这段时间都不在家。

  让几个孩子独自呆在家里陈芸也不放心,恰好到了暑假,那点暑假作业在哪都可以做,陈芸就把他们三个一起带上,准备回去住几天。

  郑卫华提前几天帮他们买好了车票,都是卧铺。

  陈芸带着三个孩子,做了一天的火车到市里。

  她不赶时间,到了之后直接在市里招待所开了两间房,休息了一天,第二天赶去陈家村。

  一年多时间没回来,几个孩子连同陈芸都对这里陌生了许多,铁蛋甚至都想不起来自己是在这出生的。

  陈家村的路比前山村好走一点,村子里还和以前一样。

  陈芸带着三个孩子进村,没一会就被人认出来:“七妹是吧,你回来啦?”

  “六婶?”陈芸在记忆里搜索了会才叫出名字,对着来人笑道:“对啊,这不是卫军要结婚了吗?”

  “卫军现在出息喽。”六婶说着看向边上的三个:“你把他们也带来啦?”

  “对,正好放暑假。”

  几个孩子叫了人,看起来都很礼貌。

  “都是好孩子。”六婶夸了两句,眼神在陈芸肚子上扫过,觉得有点可惜。

  “你还没回家吧?我就不耽搁你了,你爸妈就盼着你回来呢。”

  陈芸对她道别,路上又数次停下来与人交谈,等她回家的时候,肖月珍都提前得到消息了。

  她站在门口,见到陈芸的时候显得有些激动,拍了她一下嗔怪道:“回来也不发个电报,让你弟去接你啊。”

  “那多麻烦,我也没带什么东西。”

  陈芸也挺长时间没和她见面了,但感觉并没有生疏多少:“妈你在门口等干嘛,这么热的天。”

  “门口有阴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