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5章 284章:陈年旧怨_重生之香江大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室达成了互相信任后,它继续通过威胁和引诱来扩大其地盘。

  到19世纪中它的统治地包括印度大多数地区、缅甸、大马、新加坡和香江。

  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受它的统治。

  但辉煌谁都有,别把一切当悠久。

  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刮地皮刮的太狠了,导致了大乱,早就看其不爽的白厅,直接把它解体。

  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这是泰晤士报在东印度公司解散时,发出的中肯评价。

  而股东和高管们,在伦敦城内,成立了东印度会,至今还存在。

  怡和同汇丰,都是东印度会的成员。

  或者说,他们是留在亚洲的,迷你版东印度公司。

  只不过,这两家洋行,都不约而同地准备从棋子,变成下棋人。

  华占士大笑了起来:“其实说起来,汇丰与怡和百年前的那些小恩怨,与如今的我们完全没有关系。”

  “可是就是这么奇怪,我最先加入的是汇丰,在里面待久了,似乎自然而然就开始觉得怡和这个名字很让我讨厌。”

  “跟我担负同一使命的朋友,对汇丰两个字与我对怡和两个字的反应一样。”

  “真是奇怪!”

  “这也是我进入九龙仓,没有选择进入怡和总部的原因。”

  对怡和和汇丰这近百年的恩恩怨怨,林怀乐早就有耳闻。

  不过如果不是华占士提起,他还真不知道这两个庞然大物之间有那么多趣事生过。

  汇丰银行与怡和商行,两个庞然大物,积怨太深。

  虽然怡和如今在汇丰董事局拥有董事会席位,双方看起来就像是利益结合体。

  不过,这两个结合体,在百年间光鲜表面背后生出的龌龊,比起表面上的相敬如宾,更让两家公司的职工津津乐道。

  百年前,汇丰成立的初期,怡和已经是大英帝国在远东的五大商行之一。

  按照当时的惯例,汇丰邀请各大洋行入股汇丰,只有利益才能将大家绑在一起。

  可是,怡和洋行第一个跳出来表示拒绝,汇丰银行申请营业执照时,怡和商行也是第一个反对,甚至表现激烈。

  从伦敦的唐宁街十号到香江太平山的总督府,几乎各个部门都有怡和的说客,为汇丰银行的成立布置障碍。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分配不均!

  亚洲的兑换业务,都是怡和负责。

  老牌的怡和洋行正是不愿放弃利润优厚的国际汇兑和贷款业务,才拒绝入股汇丰。

  怡和是最早跟内地的钱庄对接的,自然不愿主动放弃它已经庞大到越大多数钱庄和银行的银行业务。

  这也是当时大洋行与专业银行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的体现。

  所以,在汇丰申请营业执照的过程中,怡和激烈出手也就不奇怪。

  福寿膏加上国际汇兑业务,已经让怡和尝到了甜头。

  本来是自己碗中的肥肉,现在成了他人碗中之食,岂能咽下这口气。

  而汇丰银行要正式成立,必须由香江总督府颁布特许令,在香江完成注册,同时获得白厅的批准。

  怡和在能看见的一切地方,都设置了障碍。

  就是不想要汇丰如意!

  阿咸提前祝贺大家中秋快乐!

  大家晚安!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