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千万贯_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迫接触海量的新鲜事物与信息,他只管集中精神,先不管三七二十一记下来,随后再去消化这些都是什么。

  明远还在提醒:“对了,船东的信息不要写得太详细,这样,这些船东相互交流的时候就不能越过你去。”

  戴朋兴心想:……那是必须的。

  “这些信息,除了写在那块黑板上之外,我希望你能够用最快速度整理出来,我另有编辑和刻印社,他们会将之编排刊印,称为《海事新闻》,这份报纸一周……一旬刊印三次。”

  戴朋兴傻了:……竟然还要办报纸。

  他自海上逃生,回到杭州之后,见识过《杭州日报》,甚至有一次走投无路饿极了,还去送报纸换了几个铜板。

  他知道这份极其新鲜的“报纸”,在杭州很受欢迎,只要是稍识些文字就会每天弄份报纸来看看,杭州城里开了哪家新店,哪家瓦子在捧新人……就算是不识字的,每天也会凑到那专门为人“讲报纸”的说书先生那里,听听杭州城中最新的八卦。

  可谁能想到,他的新东家,竟然要他也来办报纸?

  而且是专门交流海商货物有无信息的报纸。

  戴朋兴自己做过海商,知道信息交流的重要性——海商的信息虽然有时比较滞后,但事实上这些信息相当丰富。

  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海商交流,能够很快了解到不同的海港口岸不同的货物需求,以帮助海商决定走哪条航线,带什么货物。

  “嗯,对了,最好还要增加一些趣味性。朋兴兄,你看看能不能再‘采访’一两名海商……我是说,就是问问他们,从他们口中套出来一些异域的风土人情,越奇葩越吸睛越好……”

  戴朋兴:这倒不难,毕竟海商团体里从不缺少这些八卦,哪家国王娶小妾啦,哪家年轻的太后与摄政王不清不楚……

  “最好将关注点放在海外有哪些出产,哪些物价便宜,而哪些价格较高,以及山川地理气候一类的信息……”

  明远看着戴朋兴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的思想已经“跑偏”了,赶紧往回收一收。

  “除此之外,我这边与杭州市舶司还有些关系,市舶司中颁布的最新法令,各种货物的税率,也会时不时整理出来,刊印在《海事新闻》上。你可以以此为亮点,吸引更多的海商到这件‘海事茶馆’里来,也可以鼓励他们多买这份报纸。”

  戴朋兴连连点头:如果隐隐约约能够透露出东家在市舶司里“有人”,那他这间“海事茶馆”几乎板上钉钉,必定会是主顾盈门的了。

  “怎么样,朋兴兄,我让你一人打理这茶馆,忙得过来吗?要不要再为你安排些人手?”

  “不……不必了。内子原是茶农之女,茶馆经营的事,让她来便好。小人来为明郎君处理那些与海商打交道的事。”

  戴朋兴脸上一红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