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四面楚歌_新三国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号角声中,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至近,然后出现在平原上的是一片黄澄澄的的曹军骑兵,他们一个个穿着褚黄色的皮甲,蹬着轻便的战靴,手中挥舞狭长的马刀,嘴里更是不停的呼喝叫喊着。

  “我道是谁,原来是他!”张辽冷冷的瞧着渐渐靠近的敌人,喃喃自语道。

  “谁?”凌统拔刀出鞘,锋芒映射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

  “曹彰!”张辽的声音简短而有力。

  曹彰是曹操的次子,字子文,生性崇武不喜书,因颌下生就黄须,又唤名为黄须儿,此子膂力过人,善御射,当年张辽随吕布与曹操大战陈留时,曾与年仅十四岁的曹彰照过一面,现在时过六年,曹彰想已长成人,听说还在征讨袁谭时立过大功。

  “公绩,你看这冲近的敌方战马身形高大,奔跑快速,乌桓铁骑果然名不虚传呀!”张辽目不转睛的瞧着奔跑中的敌骑,眼中露出羡慕的神色。雁北地处并州,再往北去就是茫茫的大草原了,草原广袤无限,战马是无可替代的交通工具,而在北方诸部落中,乌桓部出产的战马是最出名的。

  “这土墙虽然不高,但也能阻挡敌骑飞跃,宿卫营的儿郎们,备好弓弩箭矢,等敌靠近了再狠狠的揍!”凌统沉声道。

  撤退至土城的这三千军中,共有两部分,一部是以雁北骑为主的张辽骑兵,另一部则是凌统的宿卫步卒,在据城防守时,擅长步战的宿卫营自然比骑兵更有战斗力,而在运动战中,雁北骑能在两冀保护步兵撤退,两者合一相互支援,可谓缺一不可。

  二百步——。

  一百五十步——。

  凌统巍然不动,仓促撤退士兵携带的箭枝不多,要坚持一天,节约并提高每一箭的杀伤力是第一要紧。

  五十步了。

  “射!”当敌骑推进速度开始减弱时,凌统的大喝也同时响起。

  不出张辽和凌统所料,包围土城的只是曹操的骑兵部队,他们的这一次进攻声势虽然很大,但实际的效果却微乎其微,在当头冲锋的五十余骑被凌统一顿密集的箭矢射翻之后,敌人便弃下同伴的尸体向后撤退。

  “妈的,这帮孙子怎么这么不经打,儿郎们随我出城杀敌去!”凌统不过瘾的叫喊道。

  “公绩不可鲁莽行事。敌人这不过是试探性的进攻,我军若是出了这土城,旷野平原无险可守,一旦敌骑抄袭截断后路,可就危险了!”张辽急步拦住凌统,大声道。

  冷静——,在面对困境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冲动,而是冷静。在张辽坚持的目光中,凌统放下了武器,在短暂的狂热之后,他终于还是恢复了理智。

  “中郎将大人,那我们难道就只能在这里小打小闹不成?”凌统狠狠的跺了跺脚,无奈的说道。

  张辽的官衔是破虏中郎将,平日里将领间私交甚厚的都以字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