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章 家乡味道_我老婆跟着重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个比脸盘还大的烧饼摆在面前,五块钱牛肉夹得满满当当,还隐隐有种涨袋的感觉。

  “六块钱!”

  老板戴着绿耷拉帽,笑得很憨厚。

  周正付完钱,看着以前的大烧饼,再看到另一个老板走来,开始为自己的胃而担心。

  “丸子汤好喽,醋自己放”

  “好,谢谢!”

  周某人舔了舔嘴唇。

  一大碗丸子汤,满满都是肉丸。

  要照女孩的饭量,仅仅一碗丸子汤就够两个人吃得肚儿圆圆。

  从前来县里要吃丸子汤,周正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再买个烧饼,可他忘却了现在人的实在。

  其实也是因为现在的人饭量普遍都大。

  平常干的都是体力活,再加上油水少,比后世一天不干多少活,窝在床上耍手机的人,饭量大的不是一丁点。

  “咯滋~”

  “吸噜~”

  “啊,舒坦,还是这个味。”

  周正咬了口饼,脆香蜜甜,牛肉微咸,再吸溜一口丸子汤。

  简直……从嘴爽到胃。

  冬天的寒冷尽数赶走,路边的冷风吹不走碗里的热气腾腾。

  奋斗一二十分钟,即便饭量如周正也败下阵来。

  看着还剩的小半牙饼,以及几个丸子小半碗汤,他只能捂着肚子举起白旗。

  待到周正大腹便便离开。

  丸子摊的老板收拾时小声嘀咕:

  “一个年轻大小伙子,连碗丸子汤跟个烧饼都吃不完,真是浪费。”

  “咳咳~”

  刚走出几步的周某人差点没栽倒在地。

  第一次因为饭量被鄙视了。

  吃饱喝足,他在县里的商场也逛了一圈。

  和印象中那隐约的场景差不多。

  说是大商场,其实名不符实。

  基本就是日常用品和衣装,而且偌大的空间,摊位却少的可怜,就连蔬菜区种类也是稀少,反季节菜蔬鲜见。

  现在的反季节蔬菜大棚还没那么多,再过些年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民们才会幡然醒悟。

  原来,种菜比种粮食挣钱。

  不过虽然这商场有这样那样的不好,可来逛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买了些烟和糖果。

  这些分别用来对付大人和小孩的,见大人递烟,见小孩散糖,过年回家不能空俩爪爪,不然会有人说闲话。

  周正走走停停逛累了,最后随便雇个三轮车就朝家赶去。

  想想后世把这叫什么?

  非法载客!

  这年头不坐这玩意儿坐什么?

  可社会在发展。

  等到以后大家都要脸面,都嫌路上乱,都嫌不安全,想要彻底取缔后才发现,还挺怀念曾经那种在小三轮上摇晃的感觉。

  “孩儿,你是搁哪儿做活回来哩,这一身行头可不像是出去打工哩呀。”

  三轮车司机是个五六十岁的大爷,臃肿的大棉袄,泛着油光的皮帽,一嘴的家乡土话。

  周正笑着说:“南方,外出都是打工,哪有什么好活,这不回来嘛,怎么也得置办身好行头,要不然出去一年不等于白混了。”

  富贵不还乡,如同锦衣夜行。

  其实这是大多数人的心理。

  周正穿着不过是平时的衣服而已,没想着炫富,他觉得有钱了也没必要招摇过市,最基本的善良吧。

  当然,虽然这样也有可能会刺激到别人,起到使之奋斗的正面作用。

  “哈哈,南方好,南方发展快,年轻人出去闯闯不错,留在家里种地,以后怕是除饿死没门了。”

  “现在还没那么严重!”

  “往后农民没出路,我今年六十六岁,跑车两年多,赚得不比种地多?聪明人都改行嘞,就夯货才种地哩。”

  “老爷子你家里的没地了?”

  “咳咳,地还是有哩,农忙的时候照样还得下地,不种可惜。”

  “呵呵,是……”

  周正翻了个白眼,至此不再搭腔。

  这小老头,老双标了。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