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6章 放线搞情报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死了,下边十几号放线探子死的死,逃的逃,就剩瘸狼一个了,现在一连二排当班长,林重观察他有段时间了,这人看着木讷老实,其实精明,算是干情报的好手。

  “营长。”瘸狼敬礼,林重回礼,“我准备让你出去搞情报。”

  瘸狼不说话,听着,林重继续道,“你在兄弟们里边挑出二十个人,跟你走,带上一万两银子,到铁路沿线的宽城子、四平街、开原、铁岭和奉天等城市,看看能做点什么生意?尽量和老毛子商人靠上,建立情报据点,帮部队搞情报。”

  “是。”瘸狼简短答道。

  两天后,部队都出外训练了,林重和刘老疤,跟他们二十二个人敬礼拥抱,送他们下山。为什么是二十二个哪?因为朱大宝带着儿子小宝也去了,林重当然阻拦过,但瘸狼说父子反而没问题,不会有危险的,谁会怀疑带着小孩的男人哪?朱大宝愿意去,林重考虑一下来年开春的军事行动,便同意了,走之前,他对瘸狼一顿嘱托吩咐,告诉他当务之急是打探铁路沿线车站的消息。

  ……

  甲午战前,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通商口岸不断增加,洋货大量倾销,使中国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开始解体。甲午战争战后的巨额赔款,迫使清政府进行三次政治大借款,沉重的债务负担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列强从而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此外,列强还争夺中国的筑路权、开矿权。

  八国联军入侵,慈禧携光绪仓皇西逃。《辛丑条约》亿两白银的赔款,已经挤出了大清朝最后的一滴血,财政严重亏空,清朝统治根基业已动摇,大清王朝真正走到了崩溃边缘,朝廷已经无法应付当时的政治局势。

  在慈禧西逃期间,洋务派领袖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等,不断从内部敦促清政府实行新政,而且这股势力在不断壮大,就连当时一贯反对变法的满清贵族也看到了,不变法是必死无疑,变法或者还能有一线生机。

  1902年1月8日,慈禧太后与光绪回到北京。还在返京中途时,慈禧即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正式宣布实行新政,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下诏联固邦交,修明内政,兴利革弊,君臣上下,同心协力,切实讲求。

  回京后,慈禧太后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此时,摆在清朝廷面前的最大障碍,便是满洲的沙俄军队。《辛丑条约》也签订了,主战官员也惩办了,大沽到北京沿线所有炮台也拆除了,八国联军都从北京撤军了,但老毛子依然占着满清的龙兴之地--满洲。

  此前,盛京将军增祺和光绪帝之弟、贝勒爷载洵,一直在和俄国人商谈关于从东北撤军的事情,沙俄起初是强横拒绝了满清政府的撤兵要求,气焰十分嚣张,甚至将势力渗透到朝鲜北部。但经过英美列强的不断施压,沙俄逐渐软化下来,有了分阶段撤军的计划,但是,当凹山大败、四千沙俄军队命丧忠义军之手后,沙俄远东陆军总司令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库罗帕特金上将变的强硬起来,他提出,沙皇俄国必须在歼灭凹山土匪后,才和满清朝廷谈撤军的事情。

  北京的慈禧接到了增祺和载洵的报告后,当即下旨,调集部队协助俄军剿灭凹山马贼,作为媾和的诚意,让俄国人尽快从东北撤军。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