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5章 辜鸿铭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要见林重,他千里迢迢赶来。

  “辜老先生,我们是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而来,如果您这样搅局,请您离开吧。”秋瑾严肃道。

  中国人都剪去了辫子,但辜鸿铭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足蹬双梁布鞋,脑后依然拖着一条黄毛小辫,仅仅这打扮,就够怪诞了。

  他看着众人笑道,“第一,你们解决不了问题的,林重那土匪岂是听人劝的?第二,我们骂他一顿解解恨,然后扬长而去最好。

  第三,到时候使劲骂,林重那活土匪虽然对外国人残忍,对中国人还是仁义的,不会伤害吾等,而且,还比较有风度。”

  辜鸿铭然后就将他那次大骂林重的事情,详细讲了,洋洋得意,仿佛占了多大便宜似的。

  辜鸿铭这辈子,没谁是他不敢骂的。慈禧过生日,他慷慨赋诗“贺寿”:“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他最烦袁世凯,自从1903年第一次见到袁世凯,辜鸿铭就对他不感冒,老袁当了总统后,辜鸿铭骂他是贱种、癞蛤蟆。

  辜鸿铭精通西学,但却极度推崇儒家学说,他翻译《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国传统典籍,卖力向世界传播儒家学说,鼓吹东方文化,在西方引起极大反响。

  应该说在此之前,还没谁更系统、完整、准确地向域外有意识地传输国学典籍。

  辜鸿铭曾对北大学子说:我们为什么要学英文呢?因为学好英文后,可以把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温柔敦厚的诗教,去晓瑜那些“蛮夷之邦”。

  辜鸿铭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

  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

  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

  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

  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

  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

  曾经,辜鸿铭生活在一个不幸的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只要你是一个中国人,你就只能是病弱的、受欺负的、任人宰割的。

  如果你是清醒的,你要抗争,就需付出分外沉痛的代价。面对当时内忧外患的祖国,辜鸿铭为中华传统之断落而忧患,为炎黄文明之涂炭而忧患。

  辜鸿铭狂放的姿态,是他带泪的表演,是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他的眼界比同时代的中国人要开阔许多,所以,那种不幸,辜鸿铭比任何人都体会得更清楚、更深刻。

  由此,他不惜用偏执的态度,来表达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这一世,中国强大了,辜鸿铭依然不改怪诞之风气,先是赞扬林重领导中国富强,当中国去侵略别国时候,他又开始抨击中国。

  众人是上午八点半到的,林重十点半才出现。

  林重来到后,辜鸿铭刚要说话,秋瑾疾言厉色对他道,“你这老头子要是敢多言,我大耳刮子抽你!”

  真是一物降一物,辜鸿铭看到秋瑾凌厉的眼神,当即把到嘴边的讥言讽语咽了回去。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