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3章 飞机制造厂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老爷少了,县令叫县长了,多了个什么议会,反正当官的现在对老百姓,态度都很和善,听说和那个什么投票有关。

  这都是老李在夜校听来的,今年被逼着,老李也学了几十个字,至少家里人的名字都识得、会写了。

  现在县衙,不,县政府里边不审理案子了,告状要去那个叫法院的地方,而且,打官司不用花钱了……

  1907年年底,《京报》主编邵飘萍写了一篇长文:《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很好地总结了过去两年国家的变化。

  “……一个昏君可以毁掉一个国家,全国上下供奉一人,这种事情在我国永远消失了!新生的民国,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并且,这一点用宪法确立了下来。

  通过议会选举,选出真正有能力、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担任国家的各种职务,同时,这些人还要接受议会的监督,不可以肆意妄为。

  票选,招聘官员,虽然也要考试、培训,但是,要的是经世致用,再也不需要经年累月钻研无用的八股,这是什么?这就是革新、革命!这就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国的官好当,似乎只需要通过政府的考试、培训后就可以当上,但民国的官又不好当,因为这不是官,是公务员、服务员,是为老百姓服务的。

  制度建立了,廉政公署成立了,没有人敢贪污了,民国体制下,官员必须在意百姓的看法,

  一场土地革命,让大多数没有消费能力的底层百姓,拥有了消费能力,从而扩大了商品总需求。

  让粮米填饱肚皮,让地窖的银子流通起来,让商人阶层赚到了利润,人们幸福了,经济活跃了,中国一片欢腾……

  民国的总统共和制,是为中国未来千年铺平了道路,或许能改变几百年就战火纷纷改朝换代的悲剧更迭。一切只为中国更好,中国人更好……”

  一年又要过去了,中国人民付出汗水得到收获,像老李一家人获得的丰收的喜悦,在全国各地上演,变成了普遍现象。

  铁路、公路、水利沟渠在延伸,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座座矿山被开挖,一处处田地,一点点努力,渐渐汇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大的国家。

  实践证明,只要给予中国人民和平稳定的环境,勤劳善良的人们总是能让国家和自己的生活变的越来越好。

  新年前两天,民国总统林重在他的办公室,会见了刚刚从美国回来的冯如。

  清光绪十年(1884年),冯如生于广东恩平一个贫农家庭,他从小热爱手工,经常用泥土、木棍等物制造成一些小车、小工具等模型,特别是他用火柴盒做成的“小轮”给小伙伴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左邻右舍都夸他将来一定是一个很有出息的孩子。

  冯如十岁那年,跟着在美国旧金山做小生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