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不要问让我为难的话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晚,徐世昌、王世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梁士诒、杨士琦、唐绍仪等八个核心人物来到袁家,袁世凯请袁璇祯也来到书房,一起叙话。

  袁璇祯进来时候,诸人都站起来,她与大家见礼,口称叔叔,执礼恭谨。

  “真是女大十八变,两年没见,十一变成大人了。”徐世昌笑道。

  “大家坐吧,好好聊一聊,”袁世凯说完,又对女儿笑道,“如果忠义军袁部长发现有什么问题比较敏感,可以不回答。”

  室内众人大笑,袁璇祯抿嘴轻笑,道,“爹爹,诸位叔叔,林重……怕我为难,说回来后,爹爹和叔叔们问起,可以知无不言。”

  她这话出口,众人不再笑了,微微点头,这孩子是长大了,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谈判对手,只有提到林重名字时候,微微羞涩,显示是个女儿家。

  袁璇祯这句话真实的意思是:不要问让我为难的话。

  众人当然听懂了,段祺瑞一直惦记忠义军战车动力的问题,此时心想,是不是不适合问出口了?

  父亲看到长大的女儿,都难免心情复杂,袁世凯听到十一女这句话,突然有种微微吃醋的感觉。

  袁克定远远地看着父亲的书房,他多么想进去、能参与到其中啊,可那是北洋系顶层的圈子,他虽然是袁家长子,但还是没有资格进去。

  哎,可是妹妹却进去了,看的袁克定心羡不已。

  书房内的聊天已经进行了小半个时辰,聊了忠义军民事治理模式,以前的战斗,与美国人德国人的合作,军校和技校等等。

  “十一,林重说‘忠义军对总督大人依然是充满敬意的’,他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冯国璋问道。

  他问的当然不是表面的意思,袁璇祯想了想,道,“我想他要表达的也许是,将来可以跟北洋军进行有条件的合作吧,或者说对父亲进行有条件的支持。”

  这话有意思,有条件的合作,有条件的支持,什么条件呢?肯定是不方便问下去了,再说,袁璇祯也不一定知道。

  话题渐渐深入,渐渐触及敏感的核心问题。

  “忠义军此次包围日军,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唐绍仪问完,立即笑着补充了一句,“十一要是觉得不方便,可以不回答。”

  唐绍仪是第三批留美幼童,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回国后,他的政治生涯是从给袁世凯当翻译开始的,之后,成为清政府驻朝鲜大臣袁世凯的书记官和得力助手。

  光绪十七年(1891年)9月,袁世凯因母亲病重请假回籍,直到次年才假满回任。在这期间,经袁世凯推荐,唐绍仪代理袁世凯的职务长达7个多月。

  在袁的保举之下,唐绍仪平步青云,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已经官居三品衔,仅次于袁世凯,成为甲午中日战争前,清政府派往朝鲜的二号人物。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袁世凯擢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重用唐绍仪为天津海关道。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任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西藏有关问题。会谈期间,唐绍仪态度强硬,力主废除英藏签订的《拉萨条约》,挫败了英国分裂西藏的阴谋。

  唐绍仪说完,大家看着袁璇祯,自从谈话开始,这还是第一个敏感问题,十来个四五十岁的北洋系核心官员,看着一个十八岁的女孩,等着从她嘴里听到机密答案。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