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子弹车间投产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才随军,现在,随着关内读书人不断到来,忠义军的民政人员非常宽裕了。

  这一天,从美国启运的拖拉机、履带、内燃机和柴油,运抵通化,林重之前已经让王四在三旅驻地,修建了几个超大的仓库,这些东西当即就送到了这几个仓库里,然后,林重在这里召集了所有的二十名德方工程师和中国技工学徒中成绩靠前的三十人。

  “今天的会议是绝密的,这次的研究成果出来后,你们可以通知德国军方,但在成果出来前,必须严格保密。”林重对托马斯等二十名德国工程师正色道。

  半自动步枪研制成功,托马斯等人当即就拍发电报,告知了德国军方,他们不需要把样枪送回去,只需要把研究的关键步骤程序说出来,德国军方就可以研制出来。美方目前还不知道此事,不过不用太久,也能知道。兵工厂还没有投产,美国来的工程师们,都在积极地培训技工。

  自从林重提出了半自动步枪的研究关键程序,德国工程师们对他就刮目相看了,此时的保密,当然是对美方的保密,不知道又是什么项目。

  托马斯道,“一定保密,司令说什么项目吧。”虽然有翻译在场,但托马斯等人受袁璇祯培训,简单的汉语都能听说了。

  “制造一种新型战车。”然后林重指着拖拉机、内燃机,对众人道,“把拖拉机武装起来,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战车。”

  几天后,兵工厂的子弹车间投产,林重来到了现场,虽然他经常和子弹打交道,但怎么生产的,还真没有见过。

  合作方摩根的经理大卫、洛克菲勒方的经理道格拉斯、卡内基钢铁集团的经理詹姆斯等人,徐锡麟等中方管理人员,以及驻扎在通化的三旅旅团营级军官都来到了现场,见证这一时刻。

  现代步枪子弹可以说是集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以及工艺于一身的高科技产物,子弹由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发射时由撞针撞击底火,使发射药燃烧,产生气体将弹头推出。

  一个简单的仪式过后,车间内的机床轰隆隆发动了,黄铜原料倒进多工位多冲头连片连续自动进料立式冲压机,“之所以用黄铜材质,是因为金属铜对于枪管磨损率低,如果是坚硬的金属,枪管内的来复线很容易被磨平,子弹头里面是铅,外部是黄铜包裹。”子弹厂厂长汤姆给大家介绍道。

  车间里边有卧式曲轴冲压机、立式机械传动平底转子机等一系列大型机器生产线,此时当然不可能像后世一样,采用全自动生产,但也用上了电,技工们负责操作机器,他们都已经经过了系统的培训和模拟。

  大家在车间内参观,林重看到一名工人正在把口径的子弹套管倒入弹药装载机,用于下一步的分离和制造工作,又看到工人操作弹药装载机,给弹套内装填火药和底火。最后,还有专人对生产出来的子弹尺寸进行较准和修正,确保每一颗子弹的口径都是一样的,否则容易卡壳。

  在最后包装环节,大家才知道,子弹包装不是数数,而是通过称重来确定数量的。

  在车间走了一圈,大家看到了下料,退火,酸洗,引伸,冲尖等整个程序,又来到外边,机器声音小了,能聊聊天了,王四问厂长汤姆,“子弹厂一天能生产多少子弹?”

  “现在是试生产,主要是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保证原料,全力开工,一天最多能生产四万粒子弹。”

  王四看看四团长钱恒,十团长李石头,笑道,“真他娘的不少。”

  “生产几天,就够打一场大战的了。”李石头道。

  钱恒高兴叹道,“以后打仗,再也不用为子弹炮弹发愁了,捉襟见肘的感觉真难受。”

  【作者题外话】:下午也许还有,多谢大家投票。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