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8 宛州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经过一轮修整后,胡人大军终于准备发起进攻。

  首先出列的是五千弓箭手,这些胡人士兵全部头戴顶盔、身穿皮甲,以四人为一组,排成足有一千列的弓阵,只在中间空出一个很大的缺口,方便后面的士兵攻城。

  看到这个弓阵,城墙上的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与胡人交手这么久,他们早就见识过胡人横扫天下的连射箭阵。

  这五千弓箭手远远地站在射程之外,一言不发地等待着进攻的信号。

  在他们身后,另一波胡人挑出了五千个男平民,并且把他们的家人都带了过来。

  领头的千人长用生硬的汉语对着这五千个男人大声说:“你们这些奴隶听好,在一柱香内,谁能杀掉一个魏军士兵,那个人的一家就不用死,否则全家都得死。

  还有,谁敢逃跑的话,不仅他要死,他的家人也得陪他一起死。都听清楚了吗?”

  那个千人长刚一说完,负责要胁的一大帮胡人士兵立刻把刀架在那些妇女和孩子的脖子上。

  那些妇女和孩子被这个动作吓得纷纷尖叫或哭喊起来,那些被选作攻城兵的男人们看到自己的家人这样,全都露出了痛苦的表情。

  除了箭阵外,胡人还拿出了另一个杀手锏:从各地城墙那里折下来的守城大炮,加上起来足有三十多门,比架在宛州城城头上的大炮多出四倍有余。

  为了减轻运输重量,这些大炮只拿炮身,不拿底座,使用的时候就架在木制的架子上,并由俘虏的魏军炮兵来操作。

  这些原本用于守城的大炮实在是太多了,这一铺开来,让人看得心惊胆战。

  随着一声长长的号角声响起,攻城战终于开始了。

  首先发起进攻正是那三十多门大炮。

  虽然不愿这样做,但那些成了俘虏的魏军炮兵为了保命,只能按照胡人的命令不断往城头方向开炮。

  一时间,宛州城上炮声不断,震耳欲聋。

  实际上,在缺少稳定底座的情况下,这些架在简易木架上的大炮由于仰角不够,命中率是很低的,很多都只能打在墙身上,真正能打上城头的并不多。

  但架不住它们数量多啊,就算是乱轰也能对守城的士兵造成极大的震慑力。

  虽然宛州方面也开炮还击,但对比胡人的三十多门炮,这些反击显得是那么的力不从心。

  随着炮声的响起,那五千弓箭手也来了到城墙下方,然后以千人为一组轮流射箭。

  虽然城头上方也飞来大量箭矢,但跟胡人的箭术比起来,还是有十分明显的差距。

  光是第一轮箭雨,就有上百个魏军士兵被射中。反观胡人这边,仅有十几个人中箭。

  在骑射方面,胡人确实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在大炮的掩护下,再通过这一轮接一轮连绵不绝的齐射,箭术精准的胡人在付出了将近三百人的伤亡后,很快就占据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