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灵山_十二生肖历险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阿难这样问其实就是想要讨要好处。

  范秋本想发作,但是联想到西游记的剧情,便是安稳的站在一边不说话,他知道这两位家伙讨厌人事的原因是什么。

  不是因为贪财,佛教的人有钱的很,何况是佛祖的两位弟子,他们两个的目的绝对不是询问好处,而是另有目的。

  至于目的是什么,范秋已经猜出来了,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他想看看唐僧能不能自己弄明白。

  但是可惜,唐僧并不明白两位尊者的良苦用心,反而是尴尬的说:“此来过于仓促,路途匆匆并未带人事。”

  范秋摇摇头,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范秋发现唐僧并不像是一个真正修炼有道的高僧,他不过是被西行取经这个大事件强行推出来的一个领头人,想要成为一个真正明悟的高僧,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范秋也因此从孙悟空脑海中回忆起了一件在西行路上初期发生的一件事情。

  在西行一路上,真正的孙悟空早已发现唐僧心念世俗,于是就找个机会给唐僧上一课。

  有一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寺庙门口,悟空说道:“师傅,你可知这是什么庙?“这时正赶上唐僧心情不好,再一个他的确不知道这个庙的名字,便生气道:“我刚来到此地,怎么能知道这是什么庙。”

  悟空听了意味深长的说道:“您老人家自幼为僧,必先讲过儒书,才可去演经法,文理皆通,因此还受到唐王的恩宥,门上有那般大字,怎么会不认得?”悟空的这句话,不是问禅,问的是儒,意思是唐僧先学的儒学,后学的佛学,也就是点明了唐僧的根源其实就是个官。作为一个官,就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你把牌匾上的字念出来就行。

  唐僧被戳中了要害,勃然大怒道:“你这泼猴!怎么不讲道理,我现在是面朝西,被那夕阳晃眼,牌匾上虽有字,而且牌匾上又有灰尘,为师怎么能看得清楚。”

  孙悟空听了唐僧说的话,自己变得身高两丈,用手轻轻抹去牌匾上的灰尘,然后让唐僧再看。唐僧这才看清了牌匾上的“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其实之所以唐僧能看到牌匾上的字,并不是因为悟空擦掉了尘土,更重要的原因是悟空的两丈身高遮住了太阳。

  这个时候的唐僧才明白了悟空的意思:西天取经不仅是唐王赋予自己的使命,还是佛祖给予自己的任务,自己背负的是双重使命。孙悟空通过这个事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他,能看清匾额上的字,相当于唐王的使命;而佛祖就像那晃眼的夕阳,搞不定夕阳就不可能完成唐王使命,要想完成唐王赋予的使命,就必须先完成佛祖交代的任务,唐僧在此过程中就必须依靠能遮住夕阳的孙悟空。

  所以在很多时候,孙悟空之所以比唐僧更像一个得道高僧,毕竟孙悟空有几百年的修行,而唐僧只有几十年,孙悟空早已见惯了人生百态与天地道理,所以在某些时候比唐僧更加的具有佛『性』。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