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章 军需官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奶便是娘,暂时没有粮草就要闹事。这就是不识字,大老粗的表现。如果明事理了,则会多考虑闹事的后果,也更知道忠君爱国的道理。”

  钟进卫话不停歇:“还有,侦察兵,哦,现在是夜不收,侦察敌情的时候,如果读书过的,更容易计算分析敌情,然后将有效情报,更准确的传达回来吧。”

  崇祯皇帝,孙承宗和温体仁都陷入了沉思,钟进卫不管他们,自己说着:“士卒识字,就会多读书,就能多长见识,遇到紧急情况,比如战场混乱,无法接受到上级指令,也不大会慌乱,多一份胜算。”

  最后,钟进卫做了总结:“就是士卒如果能读书识字,则那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情况下该怎么选择,都能比不识字的士卒更容易正确的做出选择。”

  崇祯皇帝想着钟进卫所说的话,脑海中想着:如果真的连士卒都识字的话,连唐宗宋祖都会惊的目瞪口呆吧。

  “这太耸人听闻了,读书乃读书人之特权,如让士卒都读书的话,怕读书人不会同意。”温体仁提醒道。

  “温大人,这没什么耸人听闻的,这个只会是趋势,自古以来,读书人也是从不读书过来的,士卒也是人,凭什么不能读书了。”钟进卫反问道。

  孙承宗倒不管这些,虽然他是文臣,但他更多的是待在军伍中。他问道:“士卒如此之多,如何让其读书识字?”

  钟进卫又转头看向孙承宗:“可让军需官在训练打仗之余教士卒读书识字,不要求士卒能吟诗作对,只需识字就成。”

  崇祯皇帝倒是不反对士卒识字,都是朕的子民,现在的这些读书人都读成孔方兄了,利欲熏心,朕迟早要治治他们,但如果让士卒读书识字,那额外需要多少纸笔,多少钱啊。于是说道:“朕暂时没有余钱给士卒买笔买纸让其读书识字啊!”

  钟进卫笑着对崇祯皇帝道:“陛下不用担心,费不了多少钱的。当年岳飞岳武穆传说中也是家境贫寒,是在沙盘上用树枝练习写字的。”

  停了停,然后又得意的问崇祯皇帝道:“陛下,可记得我以前搞出来的那块黑板么?”

  崇祯皇帝想起钟进卫以前把一块木板涂成黑色用来写字的情形,于是,点了点头。

  温体仁在一旁反倒恍然大悟了,知道这个东西可以用上。

  “有了这个黑板,就不需要纸了,上面可以写字,然后擦掉再写,反复利用。士卒练字,可以在地上反复写字擦掉,节约了纸张。而且有了这个黑板,一个军需官可以同时教很多的士卒一起读书识字,都没有问题。”

  崇祯皇帝听钟进卫这么一说,才发现原来那块黑板有那么大的用处,能省不少钱啊,不由连连点头,好东西啊。

  “而且,大块黑板如果难以携带,可以让士卒自己背一块小黑板,方方正正的一块。平时如果没有遇到沙地泥地比较松软的地方,就可以在小黑板上写写画画。休整扎营时候一起读书识字的时候,又可以把小黑板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大黑板,让军需官来教。”

  几个人又都点头,钟进卫忽然想起士卒背小黑板上战场的情景,好像还有一个功效,不由开着玩笑道:“小黑板临敌之际,还能当个小盾牌用,挡挡箭呢。”

  这话说的在场的几个人都笑了,这也太夸张了。

  既然是这种学习方法,那些既得利益的读书人怕也是无处反对了,还是可以的。

  说了这么久,孙承宗忽然想起钟进卫还是没有说到军需官如何晋身,以何晋身,一军之中,如有两首,如何号令全军的解决方法,只是回答了第一个问题而已。于是,孙承宗把话题拉了回来,问这个的解决方法。

  钟进卫这时才想起,怎么一下扯那么多了,好,那就说这个问题吧。

  周末多赶了章,下午下班后再更新一章。这里感谢下默默投红票的书友,谢谢!(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