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繁盛_寒门荣耀(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封亲笔信,让他到了安庆城之后,带着这封信去找平州学政,如今距离八月初八乡试开考仅剩二十二天时间,他和陈崇章刚考完院试便来参加乡试,跟人家那些考了多次甚至十多次的考生相比心里没底,如果得平州学政帮忙的话,不求有逆天的效果,起码聊胜于无。

  说到正事他们向来不耽搁,当即抑制住了探索眼前花花世界的冲动,一路打听和学政衙门较近的客栈,最后找了一家既有马厩,又跟学政衙门较近的住下,他和陈崇章一个房间,文妙安自己一个房间。

  各自放好行囊,嘱咐掌柜让店小二照顾好他们的马,喂上好的草料,他们也出门吃了一顿好的,这些天虽然领略了大半个平州的好山好水,可一路上没吃几顿安心饭,路上都是囫囵对付几口,第二天接着赶路,现下既然已到目的地,一桌好的酒饭不仅抚慰身心,更能治愈疲劳。

  吃饱喝足,当晚沐浴更衣洗净风尘,半个多月以来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日特意起了个大早,他和陈崇章都换了秀才正装,且带上那半成品乌纱帽,贴上陆公台赏赐他们的金花以显正式庄重,带着陆公台的亲笔信出了客栈大门,直奔学政衙门而去。

  门口守卫见他们穿着秀才正装,知晓他们的身份便都客气,文靖安说明来意,并将陆公台的亲笔信取出让守卫送进去,约莫等了盏茶功夫,守卫和另一个书吏急匆匆出来,那书吏一见他二人,忙见礼问道:“哪位是文案首?”

  文靖安拱手回礼,答道:“正是在下。”

  书吏打量了文靖安,笑言:“果然是一表人才!不亏是陆大人钦点的案首,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

  这位书吏是平州学政的副官,他能说出“江山代有人才出”,必然是听说过文靖安在云州院试写的那首《论诗》了。

  文靖安回道:“靖安微末之才,不敢妄称江山大才。”

  副官道:“文案首过谦了,你的《端午》、《七夕》、《论诗》我可都读过,你的诗才还自称微末之才,那整个大盛朝也没几个人敢作诗了,连高大人都相当欣赏你。”

  文靖安笑而不语,副官继续说道:“你看你看,见到你我都忘了正事了,里边请,高大人有请。”

  平州这位学政姓高,三年前和陆公台一起从京城调任大盛西北边陲,两人年纪相仿,且都是当年的同年进士,私交甚笃,有了陆公台的亲笔推荐信,他对文靖安自然不会差。

  再说,他也是读过文靖安那三首诗的。

  文靖安、陈崇章和文妙安随着副官进去,走入正门就是一个偌大的院子,两边有连廊,前面是大堂,平州学政高大人就在堂中静坐等候,他穿着圆领蓝袍,胸口绣着孔雀云纹的官服,从这点就能判断他和陆公台一样,都是朝廷钦派的三品大员。

  见到副官领着文靖安进来,高大人放下手中茶杯,但并没有起身,倒不是他耍官威,而是文靖安还没有资格让他这位三品大员起身相迎。

  副官给文靖安使了眼色,文靖安会意,当即行礼问候,自报家门。

  高大人打量了他一阵,说道:“既然是公台兄推举的你,我自然是能帮则帮,不过话在前头,你我身份特殊,乡试之前仅此一面,后头不可再来。”

  文靖安拱手道:“学生理解。”

  高大人微一颔首,说道:“我写一封公函让府学的许司业专门给你安排地方,你二人可以在安庆府学专心备考,乡试事关朝廷选贤任能之大事,你们万不可轻视怠慢,更不能生出其他心思。”

  文靖安和陈崇章齐声称是,高大人也不啰嗦,当即取来纸笔写了一封公函,盖上学政印章,将这封公函交给带文靖安三人进来的那位副使,让这位副使拿着公函再带着文靖安三人去府学报到。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游手好闲妞”的大力支持,作者感激你之余会更加努力的,虽然不一定真的努力。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