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死神的镰刀_抗战: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几个就位没有?”

  “老子要是被日本人的冷枪手和掷弹筒搞死了,你记得去找他们几个人的麻烦,别在这儿叽歪!”唐刀一边将MG34机枪的支架放上射击垛一边说道。

  “呸!呸!小孩说话,神鬼莫记!”二丫脸色惶急的一边说着一边在工事的原木上连敲三下。

  “小屁孩别的没学到,倒是学了一肚子的封建迷信!”二丫的一系列举动让唐刀忍不住笑了。

  心里却是微微有些温暖,这让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母亲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不敲木头,而是敲他的脑袋。

  “长官,我要帮你做什么!”被唐刀说小屁孩,二丫却也不恼,紧靠在唐刀身侧,低声请战。

  唐刀看看已经打开的子弹箱和早已上好子弹的金属弹链,道:“帮我扶好子弹带就行,别让我的枪卡壳。”

  “还有,低下头,弹壳很烫的。”唐刀已经翻身进入战位,看向前方,继续交待道。

  唐刀的语气很温和,就像是兄长交待自家弟妹玩耍时要小心,但蹲在他身侧依言低下头的二丫不知怎么的,那一瞬间,浑身寒毛都竖起来了。

  那是杀意,来自一名这个时代最强单兵的喷薄杀意!

  唐刀的手里,不是步枪或是冲锋枪,而是一挺一直能服役到未来四十年后的高射速机枪,已经连接上机枪的子弹带,却是上好了近1500发子弹。

  1500发子弹,将会在大约两分钟内射出枪口,而且是由一挺机枪完成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恐怕,终其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一生中都没见过。

  听令埋下头的二丫其实也没能看到这种盛况,他必须扶好金属弹带保证唐刀机枪不能卡壳。

  但,犹如雨点般落到地面弹壳,却是他亲眼看到的。

  如此大的弹壳量,二丫很难想象自己身边只有一挺机枪在射击,有些沉闷的‘噗噗噗!’射击声有别于捷克式的清脆,也不同于马克沁重机枪的能震的人耳膜疼痛的嘶吼,但绝对更令人心悸。

  当然了,与光凭感觉的二丫相比,和MG34机枪面对面绝不超过60米的日军步兵们对所谓高射速的恐怖算是彻底了解了。

  有伟人曾经说过: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当日军步兵抵达距离仓库最近只有大约30多米的时候,随着后方的警报器摇响,匍匐在地的日军军曹竖起他的步枪,太阳旗指向前方。

  这是,冲锋的信号。

  只是,日本人不知道,未来的中国人有句网络用语:没事儿千万别瞎几把立旗。

  那可都是广大网民们用血淋淋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和西方人推崇的古老谚语一样。

  就在日军步兵们爬起身,平端步枪,狂冲四五米刚刚进入加速阶段的那一刻。

  “噗噗噗”的射击声骤然响起,就像是一面钝刀在割裂麻布,面前的空间也仿佛被一条火红的弹鞭给撕裂。

  是的,那不叫弹雨,应该叫弹鞭。

  一条火红的由弹头组成的可怕鞭子,犹如死神手中的镰刀,在来回收割。

  死神收割的,自然是人的老命。

  战场上中弹的人很多,但并不是说中弹就必死。

  只要不是当场打中要害,如果足够幸运还能有手术的机会,并且老天爷又特别爱你让你能抗过细菌感染,是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人还能看到未来的太阳。

  绝大部分在战场上当场战死的士兵其实大多是死于火炮,被可怕的冲击波轰中的后果其实远比看似能造成血肉模糊的子弹更要可怕的多。

  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后统计都证明,死于炮击的士兵比例远高于死于枪弹下的士兵。

  这其实也刺激了未来中国统治军界长达五十年的大炮兵主义,实在是,只有经历过抗日战争和中国北方那场冰雪之战的人,才知道陆战之王的可怕。

  那些活下来的人们的战友,绝大部分都战死在对手铺天盖地的炮火中,而他们永远处于劣势,几乎是用血肉之躯在和对手的无穷无尽的钢铁在对抗。

  但这个定律,在今天,被彻底破除。

  原来,还有一种机枪,对密集冲锋阵型造成的死伤,连一些火炮都只能膛乎其后。

  。入殓师灵异录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