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8章 暴风雨之前_抗战: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关炮和12.7毫米重机枪没有在后方,而是放在第三层防御线上,半下沉式的工事顶部用结实的原木再以近一米厚的黄土覆盖,前方则是用15毫米厚的钢板再配合内外各三层的沙袋,除非是92步兵炮能连发轰击到这些工事正面,否则也很难摧毁这种仅露出地面不到1.5米的奇怪‘土包包’!

  三面战场上,这样的工事竟然高达26个,正面12个,两翼各7个,那也意味着,光是能在500米距离上射穿日军主战坦克的重火力,就有26个。

  日本人在没有全部摧毁这些重火力点之前,他们曾经可以纵横华北平原的坦克车,注定难再显曾经的威风。

  而如果拿这些重火力点来打步兵,那将会成为日本第10师团步兵们的噩梦。

  哪怕是被口径最小的12.7毫米弹头咬上,那也是一个海碗大小的肉窟窿,就问你怕不怕!

  四行团的重火力有多牛逼,好歹隶属于683旅的独立团官兵们还听说过,但真正让他们大开眼界的,却是四行团全军的土木工事作业能力。

  按道理说,长期以火力不足对抗日军的八十集团军官兵们构筑工事的能力已经是一等一的了。

  一个80人级数的步兵排,甚至能在这个平原上,仅用15分钟就挖掘出一条长达150米、宽0.8米、深1米的简易野战战壕。

  但这只属于大力出奇迹,远不如四行团官兵们对土木工事作业的理解,哪怕只是一个少尉排长,也能迅速根据地形规划出一片不仅有宽度、有纵深、还有对火炮有足够防御力的战壕系统。

  不断在战场上成长的四行团官兵们在土木工事作业上的水准其实早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对手,不然也不能在7个小时内完成这样一个庞大而完善的防御工事系统工程。

  当然了,唐刀和四行团这项技能还真不是来自别人,正是来自于现在对四行团官兵们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八十集团军官兵们。

  他们不知道,在战火中逐渐成长的他们,将在数年后将这项技能训练至登峰造极,哪怕是未来的冰原之战中米国牛仔能在半天内就向一座山上投下数以百吨的炸弹,将整座山都炸平了几十厘米,但也没能将他们摧毁。

  中国可以不产钢铁,但产钢铁的意志和恐怖的学习能力!

  四行团现在于土木工事作业上的水平,还远不能和11年后的巅峰期中国军队相比。

  但对付正气势汹汹而来的第10师团,足够了。

  一直到下午四点,姗姗来迟的日军第8旅团长濑武平介站在距离赵家庄3公里外一座小山上,看着前方1000米外纵横交错的战壕,满眼的不可置信。

  是的,他是来得有些晚,但这不能怪他,中国人在抵达此地的公路上埋了太多的地雷,为了保证运输物资和人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