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275章 来生再见_抗战: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杀步炮兵4000余,重伤3000余,放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大潮中,不算有多显眼。

  但日本人没法咽下这口气,九龙山上的枪炮声在停歇了不过一天后,在1月21日下午再度响起。

  3个步兵联队,在50余门山炮的轰鸣声中,杀至中方各高地之前。

  一波接一波的日军就像是蝗虫一样,奋力杀向已经被炸得几乎不存在战壕的各高地,然后又一波接一波的被击退。

  然后,经过一轮炮击,犹如浪潮般的蝗虫再度袭来,再被击退。

  接下来的两日中,这样的战况就是简单的如此循环往复。

  日本人光是运输尸体的卡车,都足以从九龙山口排到数里地之外。

  就连身为中将师团长的末松茂,看着堆满尸身的运输车,都忍不住潸然泪下。

  但战至此时,已是由不得他了。

  日本华北方面军乃至帝国陆军的兜裆布,都在这一战,不能被中国人彻底扒拉下来了。

  用很多日本战史学者的比喻,中条山‘伤心岭’之战犹如淞沪会战中中方的四行仓库,什么高地什么中国人都不重要,重要的就是帝国陆军的脸面。

  如果不能将这股袭击了运城的中国人彻底消灭,板垣四郎和杉杉元的个人名誉不谈,帝国陆军的脸面即将荡然无存。

  所以,114师团一个步兵联队打残了,换一个上,再打残,再换,直到三个步兵联队近9000人,全部打残掉。

  用时,三日!

  而战至此时,981高地虽然还在中国人手中,但其所有附属高地皆已属于日军。

  872高地大半也尽归日军,中方眼看着已经是摇摇欲坠,就像是行将就木的百岁老人,几乎不用你用手推,只是吹口气,就倒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独46旅旅部电台少尉报务员卢庆益受命向三十八军军部发出电报:“敌人下午攻克我高地最后一块附属高地,陈兵近千于我高地主峰之前,即将展开最后决战,我部官兵阵亡2000余,重伤俞千,两团营、连级军官战死大半,还能战之兵不过600,再无可迂回之战地,无兵可资堵击,职等誓以一死报效国家,勉尽军人天职,绝不负军座平生作育之至意,此电恐为最后一电,来生再见”

  以孔大旅长之坚强,在亲自赴一线战壕前亦如此绝望的给军部发出告别电文,也可以想象当时情形是多么险恶。

  但接下来一夜的苦战,中国人却并非像末松茂想象的那样一推就倒,哪怕他把1600辎重兵加入到自己最后的2个步兵大队中,总兵力达到3500余人。

  却依旧没法攻入他同样重点攻击的981高地主峰,奄奄一息的中国人总是不知会从哪里冒出来,疯狂对已经麻木的帝国官兵射击,直到把还在阵地上的所有帝国官兵杀死。

  没有人逃,双方就是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