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4 文宗_书院看书十二年,我已经无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给学院的弟子们“传道授业”,他以自身的“道理”,压制住了在场一名至诚君子,三名大儒,还有两百多名的学子。

  随着讲述的不断深入,杜青云的“道”与“理”愈发坚定,仿佛世间的真理,不容别人质疑。

  在场的不少学子神情越发痛苦,拼命抗拒着。那些修为高的,五境六境的儒者,承受的压力更大,一个个都是脸色苍白,摇摇欲坠,马上要坚持不住了。

  就在这时,一个宏大的声音响起,“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杜青云的“道理”顿时受到冲击,在场的学子们都感觉到压力大减,心中大喜,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个声音上。

  这是——

  杜青云苍老的脸上,浮现震惊之色,声音一顿,差点无法讲述下去。

  他前天才经历过一次,哪里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

  有人正在悟道,马上要成为九境文宗。

  而且,那人是凭借一篇文章突破的。

  这怎么可能?

  写出来的文章,要受到天下人的认可,才能让作者获得反馈。

  可是,现在这篇文章,杜青云根本没有听说过。

  他的心,有些乱了。

  赵知愚和三位大儒眼中却透出惊喜之色。

  他们同样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心中的激动难以言喻,书院,终于要出一位九境文宗了。

  八年了,那一位,终于走出了这一步。没有辜负他们这么多年的期望。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个声音越来越大,不知不觉,完全压过了杜青云的声音。

  同为九境文宗,杜青云的“道理”,跟对方比起来,简直是不堪一击。

  “不好!”

  杜青云感觉自身多年以来的信念,都开始动摇,心中一惊。开始默念起了儒家经典,以抵抗对方的“道理”。

  而在场的学子,还有书院内所有的杂役,都是一脸虔诚地听着那篇文章,听得如痴如醉,听到激动处,一个个都是手舞足蹈。

  赵知愚和三位大儒,也是沉浸在这篇文章中,回忆着多年以来的求学之路,心中涌起了久违的感动。

  就连杜青云身后的几位弟子,都从一开始的抗拒,渐渐地流露出思索之色。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至此,那个声音消散,一篇文章就此完结。

  所有人依旧沉浸在这篇文章之中,只觉心情激荡,对于日后的求学之路,变得更加清晰。

  唯有在场的几位大儒,觉得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人名,都相当陌生,像是什么孔子,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这些,他们根本没听过。

  不过,这篇文章中蕴含的“道”与“理”,那是实打实的。虽然不如圣人之言,也不是九境的文宗能够说出来的。

  这篇文章,必然是获得了无数人的认可,才能有如此的力量。

  偏偏他们几个都没有听说过这篇文章……

  “噗——”

  突然,杜青云吐出一口血,脸色灰败,显然是受了内伤。

  刚才的道理之间的碰撞,他几乎是完败。

  并不是他境界弱于对方,而是他刚才说的那些陈腐的理念,跟那篇文章阐述的道理相比,完全不堪一击。

  “老师。”

  杜青云身后的几名弟子急忙将他扶住,神情焦急。

  “我们走。”杜青云再也无颜留在这里,在弟子们的搀扶下,狼狈离开。

  一时间,在场的学子们都欢呼起来。

  …………

  书库内,陈牧收笔后,闭上眼睛,感受着自身的变化。

  那种感觉,就像是能够掌控这一方天地,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前提是,符合“道理”。

  “这就是第九境文宗吗。”

  陈牧心里很满意。

  虽然文宗的法术,论杀伐,不如先天乾坤功和青莲剑诀。但胜在全能,能做到武道做不到的事情。

  比如说,三缄其口的威力更上一层楼。使用的主体,从某个人,变成了某件事。他可以掩盖某件事,任何九境以下的知情者,都无法将这件事透露出去。

  嗯,这样一来,就能省去许多麻烦,他可以留在书库安心看书。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