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7节_嫁给一个和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立志带领族人收复河山,重归故国,但是他们和长安隔着几千里之遥,想要东归,谈何容易?

  所有人都劝杨迁早点熄了这个心思,他并不气馁,一边勤于练武,一边变卖家财,秘密召集人手,同时不断游说城中豪族,劝说尉迟达摩向中原求助。

  在他二十岁那年,昙摩罗伽死去,北戎人没了顾忌,开始大肆屠杀不肯归顺的部族,各地发生动乱,他趁机带着护卫冲破北戎人的封锁,踏上东归求援之路。

  离开的时候,城中百姓携老扶幼,扯着杨迁的袖子,嚎啕大哭:“杨郎,到了长安,问一问长安的皇帝,问一问大臣,他们还记不记得我们这些子民!”

  二十岁的杨迁怒而拔剑,割断自己的长发,立下誓言:不到长安,绝不回头!

  这条东归之路,杨迁和他的护卫走了一辈子。

  从高昌到长安,要穿过遍布砾石的大海道,一望无垠、寸草不生的流沙戈壁,荒无人烟的草原,翻越巍峨雪山,还要经过重重关卡和北戎人驻扎的数座重镇。

  杨迁一行人从高昌出发,九死一生,有的人渴死,有的人饿死,有的人累死,有的人病死,更多的人惨死在北戎骑兵刀下。

  他们没有回头,继续向东。

  最后,这支渴望从长安得到援兵的队伍消失在了茫茫戈壁之中。

  多年以后,一支和北戎人交易的中原商队经过沙州,在流沙间发现一具枯骨,商人一时动了善念,想将枯骨安葬,无意间发现枯骨旁还未腐化的包裹,打开来,里面是一封写在布帛上的万言书。

  那是失陷土地的百姓向中原发出的呐喊和哀求,句句激昂,字字泣血。

  流沙中的枯骨就是杨迁,他经历千辛万苦,还是没能平安抵达长安,孤独地死在大漠之中。

  临终之前,他在万言书上留下名字和遗言,祈求看到这封万言书的有缘人代替他把万言书送去长安。

  年轻的生命早已逝去,枯骨仍然保持着向东爬行的姿势。

  不到长安,绝不回头。

  除了杨迁,其他人没有留下姓名,几十个年轻人,葬身流沙,尸骨无存。

  他们用生命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商人感佩不已,托人把万言书送回长安。

  最后,这封血书终于送到了天下至尊的手中,杨迁的心愿在他死后达成了。

  那时郑景已经位列宰相,他下令将万言书公布天下,举世震惊。

  杨迁的名字很快传遍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朝中大臣各抒己见,民间百姓也议论纷纷,朝野内外群情激愤,请求皇帝出兵收复故土。

  可惜已经太迟了。

  北戎壮大,中原王朝矛盾重重,内忧外患,根本无力发动远征。

  大臣们踊跃上疏,看似在讨论出兵之事,其实不过是借着杨迁的事互相抨击谩骂,排除异己。

  郑景无可奈何,劝小皇帝追封杨迁等人为义士,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