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章 一捧故乡土_我重写了家族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蚂蚱久了些,被路过的一个小男孩看到,个子矮矮的他拉了拉附近一个年轻女人的裙子,指着徐从道。

  年轻女人被缠的烦了,她回头一望,也看见了这个掌心的蚂蚱,于是上前,微微弯腰请示了一下,“老爷爷,这只蚂蚱……请问能不能卖给我,家里小孩要,实在不好意思,我出十块钱,不好意思……”

  十块钱,买一个随手可做的草编蚂蚱绰绰有余。

  “一个蚂蚱,不值钱,孩子喜欢,就送给他吧。”

  徐从含笑。

  小小的柳编蚂蚱落入男孩手掌,他如视珍宝,不断盯着这个蚂蚱的构造瞧个不停,似乎想要搞懂编制的原理。

  “没礼貌,爷爷将这东西送给伱,你该说什么?”

  年轻女人训斥了一下幼子。

  “谢谢爷爷。”

  甜甜的童音随之响起,小男孩又躬了躬身。

  母子道别后,离开了公园。

  吴昊又递过去了几根捋好的柳枝,继续观摩老爷子的手艺。等看的有点累了的时候,他坐在一旁的公园长椅。

  不知怎的,许是周围静谧了许多。到了临夜的晚,人们都不约而同的谈论起了茶余饭后的闲事。

  远处烧烤摊的烤肉孜然香味亦随之弥漫而来。

  “时间过的很快,我回到县城后,上了一周课,接下来便是升级考,先生曾点评过我的学业,说我还不足以完成升级考,所以我也就没有参加。事实上,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另一点……”

  徐从长长舒了一口气。

  有他这个狐仙帮忙,徐二愣子即使再不济,也能完成高小升中学堂的升级考。之所以没参加考试,他以为,应是徐二愣子不想再多碰见徐书文。中学堂是五年,晚上一年,徐书文就会升学至别处。

  “太爷爷。”吴昊听后稍有诧异,安慰道:“我在初中的时候,和一些玩的好的同学一起考入了高中,有的人在快班,有的人在慢班,我是慢班的,也不想和他们这些学霸打招呼。这种事,没什么的。”

  和老爷子待在一起,他也愿意将心事告诉老爷子。

  “是的,没什么的……”

  徐从点了点头,他知道徐二愣子的想法,和少爷徐书文纵然在婚礼上说和了,可到底还是有着心结。不论刘旦插不插话,徐二愣子今后都不会再与徐书文有曾经的那般友谊了。

  他们都想再次做朋友,但……背道而驰才是现实的唯一选择。

  刘旦不会让一个“白眼狼”留在徐书文身边,而徐二愣子穿上长衫后,他就不会再跪下去。他心底明白,二愣子是二愣子,他永远不是徐从。

  有了吴昊这宽慰的说辞,徐从也似是释怀,“于青,我的小师弟,他还是差了一点,没过升级考,继续待在初等小学堂。而到了民国元年十一月份,先生被陈县长请为教育科的副科长……”

  “科长?”

  “先前不是六房吗?按照古代朝廷的三省六部制的六部设制的六房,有刑房、礼房、工房等等,怎么变成了科长了?”

  吴昊有点不解。

  “那是老黄历了。十一月份,朝廷发来令文,要求将县衙变为县知事公署,下面的各房也变为各科,郑胥吏升至民政科的科长,我这个书办也成为了民政科的科员了。至于先生,他在七月份的时候就当选为议事会的议员,县衙从六房增至八科,多了两科,弘文学堂是原先的县学……”

  徐从思忆道。

  “议事会?”

  吴昊听到了这么多的名词,有点不解。

  于是他立刻翻开手机用度娘搜索,很快便有了答案。

  议事会,是源于清末立宪时代的制度,各县自治,县设县议事会,有议员、议长……。至于各县的县组织形式,各省参差不齐,条令紊乱,有的县沿用旧制,有的县沿用新制。

  新野县,估计用的就是新制。

  晚上还有一更。十二点之前发。

  请收藏:https://m.bqg92.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